查看原文
其他

【家风故事】这个传家宝,“富”了我家三代

2017-04-23 三湘风纪

一架算盘保家

请输入标题     bcdef

【一家三兄弟,个个获“好评” 】

在我的老家——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大树坳乡新庄村,乡亲们一年四季总是忙碌不停。与乡亲们一样,我那年过七旬的父亲母亲也每日辛勤劳作,让全家衣食无忧,其乐融融。而最让父亲母亲称心如意的是三个儿子都孝顺,为人做事也不错,在村里有口皆碑。

大哥

在村里当了近30年村主任、村党支部书记,还是县、市人大代表,为村民们做了很多好事实事,父亲母亲对此很满意。

二哥

长期从事教育工作,获得过“陈香梅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”,现担任县第二中学校长,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小有建树,父亲母亲对此很称道。

作为一名法院纪检干部,我先后四次受到表彰,父亲母亲对此很肯定。

而这一切收获,除了离不开组织和单位的培养,还得益于我家“传家宝”的凝心聚力,催人奋进,鞭策着我们三兄弟全力以赴地去务实求真,廉洁奉公。这个“传家宝”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,而是一架很不起眼的老旧算盘。


父亲出生在上个世纪40年代,尽管家里贫困,爷爷还是送年幼的父亲读了一段时间的私塾。在私塾,父亲除了识字外,还学习了珠算,在当时也算一个文化人。爷爷在父亲10岁时就去世了,留给他有分量的遗产则是在私塾里用过的那架算盘。临终时,爷爷把算盘交给父亲,并留下遗言:算账不能出错,做人也不能含糊,行得正派方能过得安心实在。


【秉承教诲 为人做事先“两算”

秉承爷爷的教诲,父亲担任大队和乡水电站会计20多年,一直用着爷爷留下的算盘,毫不含糊地计算着每一笔账目,没有弄错过一分钱。部分群众包括大队干部不相信我父亲分文不贪,曾多次突击查账,结果没有查出问题,令大家心服口服。


由于在他心里慢慢地形成了一种“算盘情结”,因此他总是学着爷爷的样子,一边拨弄着算盘珠子,一边将爷爷的教诲“发扬光大”:做事之前记得先算算,一算做得做不得,二算怎样把事情做得更好。这两点算准了,就不会走弯路。自此,为人做事先“两算”成了我家铁定的规矩。父亲既是设计员,也是教练员,更是监督员。

【算盘珠子“啪啪”响  村里财务管得牢】

作为村里的当家人,我大哥经常要为村里和村民处理大事小情。而在父亲眼里,大哥似乎永远没有他熟悉和了解村里的人与村里的事,因此村里和村民的大事小情他都喜欢替大哥操心。


特别是村里财务管理,父亲往往以一名业务熟练的老会计的身份义务帮工,比村干部还要忙。他信不过当今普遍适用的计算器,总是带上那架老旧算盘算账对账,将算盘珠子拨得“啪啪”响,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。得到了父亲的帮助,大哥在村级财务管理上就踏实多了,每逢财务检查或审计,村委会心里有底,从没出现过纰漏,让父亲非常放心,也十分满意。


2015年,我们村被确定为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的扶贫村,并派驻了工作队开展为期三年的驻村帮扶工作。这是我们村前所未有的大事,父亲自然也就格外关注,总是放心不下,老是在大哥耳边“唠唠叨叨”,说什么“不能有私心,要先把群众的事办好,自家的事最后办”。


“传家宝”算“清廉账”


不占不贪公家一分钱,这是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“家规”。我听得最多的,是父亲拿着那架老旧的算盘给我们三兄弟算清廉账:不贪公家一分钱,过起日子才踏实。占了贪了,群众会骂你,组织会查你,到头来你不但什么都得不到,反而把已经拥有的也给弄丢了,家人还会跟着你受累,子孙后代也会因此蒙羞,这样就亏大了,太不合算了!


父亲一边教诲,一边习惯性地拨着算盘珠子在做减法,话说完了,算盘珠子也一个个地回落到了原位归零。

(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纪检组  曾凡青)


更多内容,为您推荐

【卫士手记】周五暗访,纪检组长餐桌发现酒瓶……

“纪委书记”的账本:这笔钱在“断崖式下降”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